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金融 >

马蔚华:盼在移动支付建立主动权

2012-11-23 15:09:44作者:来源:

摘要从一卡通、一网通再到移动支付,马蔚华一直是一个新技术信徒。最近,他特别邀请《大数据》一书作者涂子沛给招行高管培训,阐述数据技术变革何以促发商业管理革新和创造无限商机。 ...

  “创新总会有风险,没有风险就没有主动权,如果畏惧风险就会裹足不前。”对于是否有可能成为先烈,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如此回应,“招行希望在移动支付领域积极探索并建立主动权,等到台子搭好了再进入就晚了。”

  在2011年马蔚华提出 “消灭信用卡”后,招行在移动支付领域猛然发力。在今年9月联手HTC发布手机钱包后,近期招行还将联手运营商中国联通发布基于SIM卡的新产品。

  在11月13日采访马蔚华之前,记者其实一直心存疑问。移动支付是一片蓝海,但因为横跨金融和通讯两大产业链,看着热闹,现实中却举步为艰,银行其实大多畏首畏脚。

  从一卡通、一网通再到移动支付,马蔚华一直是一个新技术信徒。最近,他特别邀请《大数据》一书作者涂子沛给招行高管培训,阐述数据技术变革何以促发商业管理革新和创造无限商机。

  “不知未来者,无以评判当下。不知宏观者,无以处理微观。不知世界者,无以理解中国。”这是他的趋势论,他深信技术脱媒和资金脱媒将扑面而来,因此大力推进招行进行提高风险定价能力为核心的二次转型。

  银行应起主动作用

  记者:现在移动支付市场时机是否已经成熟?

  马蔚华:在IT发展中,从IBM的大型计算机系统到微软的PC个人计算系统,再到将终端相连的互联网,如今则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终端智能化、传输技术更加发达、支付平台越来越多元,移动支付的需求逐渐升高是必然趋势。

  去年,全球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400亿美元,每年以40%到50%的速度激增,预计2015年将达到10000亿美元。中国的市场规模今年将达到900亿元,明年则有望突破2000亿元大关。

  移动支付包括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近场支付的标准并未建立,但在今年中国近场支付标准被最终确立。现在,银行、电信运营商、银联及合作商户在移动支付上逐渐达成产业共识,银联已经推出100万个闪付POS终端,近场支付也走进生活,成为持卡人时尚生活的象征。

  以如今的美国为例,美国人手一张信用卡和手机,招商银行设想手机和信用卡合二为一,完全是符合发展规律的。

  记者:移动支付横跨多个产业,因此整合难度较大。其他国家商业模式都不太一样,比如日本是运营商主导。您觉得在中国的移动支付领域,银行的角色是什么?

  马蔚华:在中国,商业银行在移动支付领域具备一定的主导力量,随着支付环境改善,通讯运营商会与商业银行合作,手机运营商看到趋势也会跟上。

  今年国庆节期间,我也与苹果公司高层进行了会谈,招商银行和苹果合作的关系非常密切。招商银行在iPhone2推出时,就针对这款手机开放了应用客户端,至今下载量已超过600万人次。

  我对苹果高层表示,在中国市场仅仅依靠售卖智能手机难以为继,其他竞争对手紧盯着你,所以还必须延伸手机的功能,让手机成为支付工具,进而进一步占领市场。

  如果选择做支付就必须选择一个合作伙伴,它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在支付领域是走在前面;第二,最早培育和拥有使用手机支付的客群。手机制造商在这方面的动作是非常积极的。

  记者:先驱会不会成为先烈?

  马蔚华:创新总会有风险,没有风险就没有主动权,如果畏惧风险就会裹足不前。各家银行的战略重点不一样,考虑的方法不一样,招商银行希望在移动支付领域积极探索并建立主动权,等到台子搭好再进入就晚了。

  移动支付涉及多个方面,我们需要与这些关联者找到利益共同点,各方都不会怠慢。例如招商银行的手机钱包一旦推出,中国银联就会在POS支付环境上做出改善,HTC就会引入近场支付手机,大家一同形成了移动支付的利益共同体,招商银行希望成为各方前进的动力之一。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