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金融 >
险资狂买债券博收益 包揽九成银行债
摘要中债网统计,与基金债券托管量6月下降308.8亿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保险机构当月债券托管量较上月增加431.07亿元,创今年以来最大单月增量。 ...
中债网统计,与基金债券托管量6月下降308.8亿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保险机构当月债券托管量较上月增加431.07亿元,创今年以来最大单月增量。
数据显示,作为险资最青睐的债种,商业银行债6月密集发行,其发行量占到了全年总发行量的六成多,而来自保险机构的需求则占到当月发行量的九成多,这是险资当月债券托管量创今年来最大单月增量的主要原因。
7月6日晚,央行的加息靴子在预期中落地。对债市而言,利率上升既让新增债券因投资成本降低而受益,也让存量债券因收益率上升而缩水,而在下半年的险资债券投资市场,这种双重影响又将如何演绎?
险资大买银行债
“今年存款准备金率一月一调,银行资金面确实挺紧张的,尤其是一些城商行不得不花血本融资,所以最近银行次级债利率是一路上涨。当前股市又如此低迷,我们肯定会多拿点钱投到收益更好的债种上。”一大型保险资管公司固定收益部分析师告诉记者。
中债网统计显示,保险资金用于主要券种债券的净认购额在5月仅为389.6亿,而6月份高达1035.23亿元,其中,在对国债、政策性银行债、短期融资券以及中期票据均有所减持的情况下,对商业银行债可谓情有独钟,其净认购额从5月的258.7亿元激增至6月的946.40亿元。
进入2011年,包括四大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再次掀起发债热潮。据中债网统计,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发债规模达1639亿元,同比大增逾180%,并已超过去年一年902亿元的发行量,其中6月单月新增次级债就高达1013.50亿元。
记者还了解到,6月下旬,工行、泰隆商业银行、兴业银行(601166)原本打算发行两个次级债品种,但为迎合作为主要投资者的保险机构的需求,最终都只采取了单一品种发行长期限固息次级债,原定的较短期限或浮息债品种并未发行。
据悉,在2009年银监会发布《关于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之前,商业银行是彼此次级债的主要购买者,其比例达到70%-80%,但新规规定商业银行之间互相持有的次级债务工具应从附属资本中扣除,这使得银行次级债的主要买家开始转变为保险公司。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上一篇:CPI“破六”后何时出现拐点
下一篇:拿着保单能借贷 保险成贷款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