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头条新闻 >

数据中国“百校工程”进行时

2017-05-15 15:19:31作者:杨光来源:

摘要高校作为大数据产业发展重要的推动力量,为大数据战略行动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持。从科研攻关到技术创新,从产教协同到应用实践,创造性地落实大数据发展战略,高校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西南大学 构建农业大数据创新网络体系

  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已有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等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农业科学是特色领域,其在精准农业大数据领域做出深入研究。不仅仅直接针对精准农业实时生产的数据,还利用西南大学已有全国一流的农业数据资源对我国尤其是西南地区的各类农作物、土壤、畜牧、食品、园艺植物等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以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副院长 肖国强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副院长肖国强在接受《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西南大学与重庆市各级部门密切合作,在推进农村信息化协同创新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与西部地区特别是重庆市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加强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改革与建设,从而为培育特色学科形成重庆优势农业产业产生智能支撑能力,围绕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集成与资源整合关键技术、农业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与技术、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农业智能装备关键技术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着力推动涉农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开展农业大数据智能化应用。

  据了解,西南大学农业大数据研究以柑橘施肥智能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为突破口,建立基于语义技术的本体映射模型。在柑橘施肥知识的提炼与标准化、柑橘施肥知识本体的构建、柑橘施肥语义系统架构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结合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以上成果为各类涉农信息资源整合提供了重要的技术验证、参考和指南,并针对重庆生猪信息化发展需求,在母猪繁殖性能及生化指标与气候条件关系方面开展大数据研究与应用。”肖国强补充说。

  其农业大数据研究包括三方面,三者之间又相辅相承。基于WMMP-T协议的柑橘物联网终端设备方面了数据采集,而数据汇聚到农业物联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可以便利数据处理和分析;基于语义技术的柑橘生产管理技术可以节约能源,让柑橘生产管理在基于数据的基础上更加智能。

  第一,农业物联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在确定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平台顶层设计,确定接口规范和研究完善各相关子系统基础上,研发子系统间数据存储、交互和共享技术、系统内部集成技术、异构平台间资源整合与集成技术和多模式信息发布系统研发等,并将采用以上技术综合集成12316、12396、农业农村信息网、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农信通、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等已有平台资源,构建农业农村物联网综合信息云服务平台。平台可适合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网络环境,基于网络搭建基础平台,构建各种业务应用,整合各类应用。通过云综合门户,用户可通过各种不同终端访问。

  第二,基于语义技术的柑橘生产管理技术。针对重庆市柑橘产业的精准生产管理难题,成功研发一个基于语义技术的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了柑橘的施肥、生理病害以及水分管理功能。柑橘语义本体是决策支持系统的关键部分,它以三元组的形式整合了施肥、生理病害、灌溉这三方面的专家知识,使得以文档形式的知识能够为计算机系统所理解和应用。“该决策支持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输入,自动生成个性化的柑橘生产指导信息。我们所开发的柑橘决策支持系统提供了实现精准农业和个性化农业信息服务的有效方法,并且该方法能够被直接应用于其他农业产业。”

  第三,基于WMMP-T协议的柑橘物联网终端设备。对基于不同终端标准的各类传感器进行柑橘物联网接入设计与开发,以使其支持从数据采集终端到M2M平台的标准通信接口协议WMMP-T,实现传感器网络与M2M平台的通信,完成柑橘生产环境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共享。同时,优化集成终端使其凸显节能、稳定、安全特性。通过TD-SCDMA/GPRS通道,利用中国移动的接入资源、专网专号以及物联网应用M2M技术,实现柑橘生产多源信息远程传输。

  太原理工大学 做好煤炭、钢铁工业大数据文章

  太原理工大学于2017年初揭牌成立了大数据学院和大数据研究院。两院致力于服务大数据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产业创新,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及山西新兴产业需求,建立和形成优势学科群和特色专业群,努力培养具有大数据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数据科学研发策源地、数据人才培养新高原、数据汇聚共享平台和数据政策新型智库;孵化具有重大市场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促进技术转移与成果产业化,助推山西大数据全产业链贯通发展。

  学院坚持开放共享原则,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等的模式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创新,形成校地、校企、校校多元合作模式。“以培养应用型大数据工程师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在大数据技术上的应用能力及针对具体行业的数据应用研究、开发和实施能力,”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李明在接受采访时说,“具体从三方面切入制定培养标准,包括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技术与能力,即对大数据技术体系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深度理解行业应用的实践能力,即参与行业项目工作的开发应用与成果验证;强化学生跨行业迁徙和学习能力,即能理解并适应不同行业间大数据应用的同质性和差异性。”
 


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 李明

  在李明看来,建立大数据人才梯队是当务之急,“大数据产业既需要大量高端人才,又需要基础人才,只有借力外来精英培育本地人才,才能更好地服务山西大数据产业发展。”

  目前,结合学校优势专业和发展导向,太原理工大学大数据学院以计算数学、统计学、数据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为支撑,展开与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机械制造、能源、管理学、环境学等学科的深度交叉研究,并通过北京大数据研究院这个大数据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平台,在交通大数据、金融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医疗大数据等方面展开学术交流、技术借鉴融合。

  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互联网信息技术渗透到了工业企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工业企业中生产线处于高速运转,由设备所产生、采集和处理的数据量远大于企业中计算机和人工产生的数据,从数据类型看也多是非结构化数据。同时,生产线的高速运转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也更高。通过互联网、移动物联网等带来的低成本感知、高速移动连接、分布式计算和高级分析,信息技术和全球工业系统正在深入融合,工业大数据应用将引发工业企业创新和变革的新时代。

  学院围绕山西地域经济特色,依托在煤炭和非煤产业链等工业领域所积累的丰厚数据基础,联合太原钢铁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和山西省大数据研究院发布工业大数据协同创新方案,建立工业大数据协同创新体。

  太原钢铁集团某生产线的故障检修通常采用定期检修方式,有时会导致过修,而 “故障修”损失更大。如何利用长期积累的工业现场设备监控和设备检修产生的海量历史数据,将定期检修转变为预防性检修,提高安全生产效率是目前太原理工大学与太原钢铁集团合作的课题之一。

  带钢表面质量是冷轧不锈钢板(卷)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太钢先后引进11套进口带钢表面缺陷自动在线检测设备,但该系统存储容量有限,只能容纳3个月左右的实时数据,为后继质量异议追溯带来难度。如何搭建数据有效存储与分析的大数据平台,并将其融入机组控制系统、信息化系统,使数据信息在企业内部完全流通,实现企业各层级的质量监控也是两家单位目前合作研究的方向。

  “工业大数据协同创新体致力于为工业企业提供个性推销、定向研发、智能维保、设备远程故障诊断分析等服务,实现人员投入及控制过程的节能提效,为工业带来深刻的变革,统筹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力,把大数据广泛应用到深化转型综改的主战场。”李明副校长总结道。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