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头条新闻 >

问道超融合

2017-01-23 14:40:00作者:路沙来源:

摘要超融合并非网络、存储、虚拟化的简单集成,而是以软件为核心,对基础架构的再定义。能否取代传统SAN存储?如何破解覆盖面窄难题?未来超融合将走向何方?《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独家采访,问道超融合。...

  >应用篇 达沃时代:执着于软件驱动技术创新

  众所周知,超融合存储是一个技术门槛非常高的领域,就像达沃时代产品宣传册中所说的那样:“看似简单的超融合,其实并不简单。”因此,能否拥有基于自身研发的核心技术也就决定了企业在行业内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达沃时代执行总裁张松在接受《中国信息化周报》 记者采访时表示,一直以来,达沃时代都是一家技术驱动型的企业。虽然达沃时代成立于2010年,但是企业创始团队早在2000年的时候就开始了对分布式存储的研究。

  同时,张松也提到,之所以选择进入存储这个领域,是因为未来IT的发展必定将会从以计算为中心向以数据为中心转移,存储将是非常核心的基础支撑。而在这个过程中,只有软件才能应对行业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对存储灵活性、高性能、低成本以及快速升级的要求。所以说从一开始,达沃时代就沿着软件定义存储的道路走了下来。

  在软件方面,达沃时代始终坚持自主研发,代码也都是技术团队一行行写出来的。其实,技术的迭代和升级往往取决于客户的需求以及为了应对这种需求,软件厂商所做出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这是一个双向驱动的过程。在坚持自主研发的道路上,达沃时代迎来了存储领域的“超融合时代”,而凭借着长期的技术积累以及对市场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做出了快速响应。


达沃时代执行总裁 张松

  
       面向中小企业的“三节点小金刚”

  “对于IT能力较更弱的中小企业来说,怎么减少他们基础架构当中的故障率以及配置的复杂度,从而降低成本、便于应用,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为此,我们在行业内首先提出了三节点的微数据中心的超融合架构——小金刚轻融合平台(C-ONE)。”张松如此说道。

  小金刚是基于云的微数据中心,最大的特点是降低了实施成本和维护难度。同时采用了达沃时代先进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和主流的虚拟化平台,实现了对存储资源、计算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按需分配。另外,其还具备了一个完整数据中心计算、存储、网络的所有功能,实现了存储和计算的无缝融合。

  张松表示,对此,国外产品的思路和想法是通过内部的总线将两台节点连接起来,从而成为一个平台。而小金刚则不需要万兆交换机,节点之间直接用万兆网线互连。这是他们根据实际的市场情况做出的一些改变,认为这款产品更适合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

  目前,这款产品以其出色的快交付、高扩展、轻维护、低成本、高稳定等性能,在微数据中心、云平台等场景下得到了广泛应用。

  从产品和技术出发 实施全局战略

  当谈到企业的具体发展思路时,张松提到了达沃时代基于产品和技术的两条发展路线。首先从技术上来讲,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一直以来就坚持下来的软件定义存储;二是在2016年初的时候提出了“应用定义存储”的新概念,就是根据应用需求来定义存储能力,并针对不同的领域提供不同应用,然后提供不同的接口模式,使得一套融合的存储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三是“智慧存储”。 首先是智能的存储访问感知,其次是智能的内容感知与服务,通过这些技术引入,将能帮助用户在改造数据中心建设之后,更方便的挖掘数据价值。

  另外,从产品角度来讲,张松以“顶天立地”四个字来概括。“立地”就是通过达沃时代掌握的核心技术支撑众多中小企业能够跨越到超融合或者云计算、大数据时代。“顶天”实际上就是说,在实践中证明了达沃时代具备了应对性能、可靠性、容量有非常明确需求和苛刻要求的应用项目的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达沃时代的“全局存储”战略。

  >应用篇 华云网际:从技术演变中感知行业趋势

  身处IT行业,对技术的快速演变早已司空见惯,可能今天还在讲这个技术,明天就有可能冒出新的技术。这个时候,如何从技术的快速演变当中感知和把握行业的风向和趋势,对众多IT厂商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俗话说“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谁也不想输在起跑线上。


华云网际联合创始人兼 CTO?王劲凯
 

  以技术驱动的初创企业

  华云网际在2007年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开放架构存储方向。当时看了Google File System的论文之后,他们就觉得,一个新的时代就要到了。那时,开源的存储才刚刚开始,成熟度还很低,并不能满足他们的期望,因此他们选择从头开始,打造中国自己的好储存。在2008年的时候,他们就推出了可以满足用户海量存储需求的集群文件存储FusionNAS。

  华云网际联合创始人兼CTO王劲凯在接受《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到:“09年的时候,我们的一个客户提出了一种想法,就是在分布式系统上运行虚拟机(这种想法类似于现在的超融合),这个想法其实挺超前的,虚拟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虽然难度挺大,但是我们觉得其会在未来成为一个很大的细分市场,因此我们就开始尝试去做这样一件事情。”

  2010年的时候,华云网际的第一个超融合系统正式上线。截止到现在,已经服务了超过200家客户,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裸金属架构的软件定义存储

  “2013年的时候,SSD进入市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不过对于如何用好SSD,以及它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行业内的厂商还不太清楚。通过与业内专家的交流和自身的实践,我们预见到SSD会对超融合架构、软件定义存储带来技术上的变革。”王劲凯如此说道。

  不过,要想充分发挥SSD的性能似乎也并不容易。因为一方面,由于闪存具有超高性能超低延迟的特性,CPU和存储软件反而落后于闪存成为存储系统瓶颈。另一方面,过去软件定义存储兴起的时候,都是从分布式存储分支过来的,基本上基于Linux,调用Linux标准API来操作,如此必然存在操作系统瓶颈,Linux标准API并没有提供高性能场景设计,这就是问题。从技术上说,在任务调度、内存管理以及系统调用方面,操作系统非常缓慢,完全不适合闪存时代的需求。

  面对种种问题,华云网际又该如何破局呢?

  对此,华云网际提出要在OS-bypass(软件的运行绕过操作系统)的裸金属架构上重写存储系统,即完全绕过操作系统编程,把SDS(软件定义存储)的整个架构在裸金属上重新实现。

  为了实现构建在裸金属上的SDS,华云网际在硬件访问、任务调度、事件处理、多核同步方面等与传统SDS所采用的技术手段都不一样。在任务调度方面,过去应对高并发时会采用多线程机制,但是多线程在数百并发的时候将变得比较困难。因此,华云网际引入了协程技术,通过任务之间协作来完成,并在每个任务处理之后自动放弃,而不是操作系统强制放弃。

  王劲凯提到,超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闪存技术。过去做一款存储产品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事情,在EMC主导的时代存储复杂度是非常高的,因为机械盘很慢,可靠性也比闪存差,这样就需要非常复杂的技术去提升它的性能和可靠性。到了今天你会发现闪存本身的性能很高,可靠性也很好,所以做一款存储的门槛就下降了,技术门槛下降之后才会出现一些新兴公司和老牌巨头进行竞争,这个时候老牌巨头的技术应用不再那么强势,从而才有了超融合产品生存的空间。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经过近十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实践,厚积薄发的华云网际终于等来了开花结果的时刻。目前,华云网际已经陆续推出了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集群NAS(FusionNAS),Server SAN(FusionStor),HCI超融合基础设施(FusionStack)三个产品系列,2017年,还将推出AFA全闪存阵列产品,从而打造出更丰富地的存储产品线。

  另外,凭借核心研发技术以及出色的解决方案能力,华云网际的技术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政府、金融、电信等行业,交付客户数量超过200家。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