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数字化转型 >

“软”聚人的力量——直击中国软件人才产学教育合作

2012-04-12 18:12:00作者: 来源:

摘要软件产业是21世纪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是新世纪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信息技术持续创新以及用户需求多样化的共同作用下,全球软件产业稳步增长。2010年产业整体市场规模为23511亿美元,较2009年增...

软件产业是21世纪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是新世纪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信息技术持续创新以及用户需求多样化的共同作用下,全球软件产业稳步增长。2010年产业整体市场规模为23511亿美元,较2009年增长7.1%。

随着全球软件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美国、日本、印度和中国软件产业的高速前进,软件产业全球化、体系化、服务化和企业集团化等特征的形成,软件产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1年末,美国劳工部发布了一项最新预测,列出了未来8年间需求增长最快的25个职位。其中,网络系统和数据通讯分析、计算机软件测试、计算机系统软件工程师等五个IT职位位列前列。无独有偶,在中华英才网等十大热门行业统计中,计算机软件三大行业也跻身三甲之列。

软件蓝领,这个词一度成为IT培训行业的定制目标。但仿佛一夜之间,软件蓝领的概念在IT培训市场销声匿迹了。相反,比软件蓝领更高级的软件人才正成为IT培训主流。前不久,新华电脑学校启动“3++国际型软件人才培养工程”;达内外企培训IT培训中心将培训目标定位在软件金领。而此前,清华IT教育培训中心也启动了“清华IT工程师‘T型人才’培养计划”。

软件人才需求精细化可见一斑。事实上,随着全球软件企业的不断壮大,体系的不断完善,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专业化、细分化。一般软件企业,都需要三类人才:第一类是懂技术、行业知识和管理的软件高级人才,即“软件金领”;第二类是系统分析及设计人员,称为软件工程师,即“软件白领”;第三类是能够熟练编程的技术工人或基础程序员,即“软件蓝领”。

而软件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倾向服务化的软件人才正成为软件企业的香饽饽。据统计,我国每年需求24万至28万名软件人才,人才缺口达到250万,其中仅软件测试人才职位缺口就几近30万大,软件测试工程师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列为国家紧缺型人才。
 
 
打赢软件人才的资源战争
 
软件产业链上下游的国际分工和产业配合快速发展,各国政府都将软件产业列为重点产业,以国家力量,通过政策大力推进软件产业发展。在此重点分析全球软件产业领导者美国、亚太地区软件产业领头羊日本以及产业高速增长的中国三个国家的软件产业推进状况。
 
国家力量推进软件业发展
 
美国无疑是世界上最大的软件生产国和出口国,是全球软件产业的主导,世界10大软件
公司有8家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同时美国也是全球软件产业标准的制定者和技术方向的领导者。美国软件产业能保证自己在国际贸易和世界技术市场处于领先或主导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掌握了核心技术和专利标准。
美国从小学就开始开设软件课程,并建立了从高校、社区学院、公司到社会全方位的教育和培训网络。高等院校中的学生教育侧重系统软件理论的教育,为高校以及大公司输送从事软件教学、研究的人才;一般大的软件公司也都设有自己的培训部门或中心,它们主要是根据市场和公司的需求培养各个层面的动手能力强的操作和编程人员,不仅可以获得专业证书,而且可以获得学位;此外,一些大的软件公司为推销本公司产品,还与高校和社区学院合办培训项目或委托社区学院代办培训项目。社会上名目繁多的私人培训公司、培训中心、咨询公司等比比皆是,它们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培训在岗人员。
 
据了解,信息化建设、软件教育和人才培养以及环境改善是日本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加大对软件领域的投入日本刺激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政府把信息产业置于推动日本经济繁荣的关键地位,其中附加值高的软件业被放在信息化建设的首位。日本本国软件企业控制着软件设计、解决方案等高端业务,技术含量较低的编码、测试等低端业务外包国外,因此电子数据交换、ERP企业资源规划和网络安全等技术及其产品是其开发的重点。
 
政策促中国软件业腾飞
 
软件产业是我国产业发展纲要中政府扶持和资助的重点产业。2000年以来,国务院和国家各部委相继出台系政策法规以加强软件政策体系建设、促进软件产业的发展。2000年,为推动软件产业发展,国务院出台“18号文件”,从投融资、税收、装备及采购等方面做出详略的支持,紧跟其后的一系列配套措施再为软件产业的飞速发展注入新鲜活力,由此引发了中国软件产业由兴起到崛起的黄金十年,其间,软件业以无坚不摧的力度渗透进传统行业、新兴产业的各个角落。
 
2010年12月31日,“18号文件”即将功成身退,正当业界为前景担忧之时,2011年2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即“国发[2011]4号”文件(业界俗称“新18号文”,以下统称“新18号文”)。“新18号文”是对“18号文”文件政策延续的新文件。对于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了若干政策性的支持,“新18号文”着重从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研究开发(R&D)政策、进出口政策、人才政策、知识产权政策、市场政策及政策落实共计八个方面支持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此外,2011年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将下一代信息技术列为七大战略型新兴产业之一,“核高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产品的简称)、出口退税等政策逐一出台,承载着物联网、云计算、智能交通等现代概念的软件行业正向着第二个黄金十年进发。
 
软件人才需求特征
 
随着全球软件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美国、日本、印度和中国软件产业的高速前进,软件产业全球化、体系化、服务化和企业集团化等特征的形成,我国软件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才需求量大
在中华英才网等十大热门行业统计中,计算机软件三大行业也跻身三甲之列。作为软件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软件测试的人才需求更为紧迫。
语言成为我国IT人才入行门槛
很多学者对印度软件行业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分析,在印度产业发展动因方面达成一个共识:除了政府扶持、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英语是目前编程工具的主流语言,既是编写程序的主要语言,又是互联网上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因此它也成为软件工程师的必修语言。企业急需熟悉西方文化、精通外语,具有专业技能,能够准确把握海外用户需求的人才。事实上,很多IT高手技术非常出色,但因语言不能过关,成为前进的阻力,发展的障碍。
管理人才需求强劲
随着全球软件企业间的强强联姻,如今既懂技术,又能够管理的人才越来越稀缺,特别是具有企业管理实战经验和IT技术资历深厚的软件产业管理人才。当前,全球软件产业正逐渐进入成熟期,寡头竞争的局面渐渐形成,个人创业的门槛越来越高,更多的软件人才将需要通过大型软件企业或者以信息化为主的企业施展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需求具体,分层明确
软件蓝领,这个词一度成为IT培训行业的定制目标。但仿佛一夜之间,软件蓝领的概念在IT培训市场销声匿迹了。相反,比软件蓝领更高级的软件人才正成为IT培训主流。软件人才需求精细化可见一斑。事实上,随着全球软件企业的不断壮大,体系的不断完善,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专业化、细分化。一般软件企业,都需要三类人才:第一类是懂技术、行业知识和管理的软件高级人才,即“软件金领”;第二类是系统分析及设计人员,称为软件工程师,即“软件白领”;第三类是能够熟练编程的技术工人或基础程序员,即“软件蓝领”。
而软件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倾向服务化的软件人才正成为软件企业的香饽饽。据统计,我国每年需求24万至28万名软件人才,人才缺口达到250万,其中仅软件测试人才职位缺口就几近30万大,软件测试工程师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列为国家紧缺型人才。
软件蓝领奇缺
全球软件产业正在大步前进,而劳动力成本却在不断上升。“软件蓝领”是软件企业直接实现价值和创造利润的主力军,是软件企业的主要人员,大约要占到总人数的60%至70%。以上三个因素导致蓝领奇缺不仅是中国软件行业发展的“软肋”,同时成为世界软件业共同面临的问题,无论是在世界上最大的独立软件公司微软,还是印度软件业,人才构成都呈金字塔结构。
 
 
结合现状助力软件人才腾飞
一、       中国软件人才产学教育合作的模式
 
产学研合作教育它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三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科学研究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可以实现社会资源尤其是企业的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效益最大化,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使其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这种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用学校和工厂企业两个育人环境共同造就学生,从而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本领。这种模式,企业和学校都成了教育的主体,都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质量负责。
 
二、       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分类及特征
首先根据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划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学研是各自具有不同优势的利益主体,产学研合作被认为是自主选择的结果。不同类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具体特点有所不同,适用范围和选择依据也有所差异,有必要从理论上对其进行系统研究,以丰富产学研合作思路,提高产学研合作绩效。
(一)技术转让。
技术转让是指产学研合作各方以契约的方式对专利技术、技术秘密、实施许可等无形资产进行使用权转让的一种经济法律行为,最常见的形式是科研院所、高校出让技术,企业受让技术。技术转让模式具有权责分明、容易操作的特点,相关技术成果较为成熟,既有利于短期内促进出让方科研成果产业化,也有利于受让方获得经济技术价值。
(二)委托研究。
委托研究是指委托方将所需研发任务委托给受托方进行研究的一种经济法律行为。其中,企业委托科研院所、高校等学术机构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进行研究开发的产学研合作比较普遍。
(三)联合攻关。
联合攻关是指针对一个科研课题,产学研各方共同寻求技术解决办法的一种经济法律行为。联合攻关多以科研课题为载体,以课题组为依托,由产学研各方派出人员组成临时性研发团队进行研究开发。
(四)内部一体化。
内部一体化是指科研院所或者高校通过开办企业的方式,通过组织创新将自身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生产力。我国涌现出许多高科技校办企业,形成了典型的内部一体化模式。高科技校办企业利用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推动了高校科研活动与现实经济的联系。
(五)共建科研基地。
共建科研基地是指企业与科研机构、大学分别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人力或设备共同建立联合研发机构、联合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基地。共建科研基地既可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实验手段先进、研发能力强的优势,又可利用企业工程技术开发能力,克服技术转让、联合攻关等合作方式存在的短期行为弊病,有利于带动企业研发队伍的建设,提高合作各方的自主创新能力。
(六)组建研发实体。
组建研发实体是指产学研各方通过出资或技术入股的形式组建研发实体,进行技术开发或技术经营。研发实体以资金或技术为纽带把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结合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有效地解决了风险分担和各方权益分配机制问题,适用于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的长期深入合作。
(七)人才联合培养与人才交流。
人才联合培养与人才交流是指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通过设置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大学教授和研究人员担任企业顾问、大学生在企业实习、企业人员在大学或科研机构进行培训等多种方式在人力资本层面进行交流与互动,以促进产学研各方的知识交流和知识创新。
(八)产业技术联盟。
产业技术联盟是指一个或多个产业中互相分工、相互关联的多个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介组织、政府等,为了共享资源、技术开发、开拓市场等共同的目标而达成战略合作关系,通过资源共享、合作研发、互相代理等方式进行合作的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式。
 
三、       我国产业研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存在相关的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效果,使得科技成果难于产业化,远离经济建设主战场成为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重要问题。虽然个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 但效果大多不尽人意, 分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利益分配不能让双方满意。
利益分配问题是产学研合作体系中最根本的问题,经济利益也是三方最关注的共同问题。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科研成果转让分享时价格难以确定,利益分配时缺乏具体的法律和政策进行保障,知识产权的维护问题,往往使得三方不能达成一致,合作困难。只有保证双赢,才能拥有彼此合作的稳定的基础。
(二)缺乏动力。
要确保高等工程教育与企业能够合作成功,其动力来源于双方的共同需要。首先高等工程教育的学术考评机制则不利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为了评职称和年度考核,高校老师大多把精力放在教学、发高影响因子的文章上,不是切实地为解决行业内所存在的问题而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基础性研究过多,忽视了科研成果的转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主体是高等学校。高校应始终处于主动地位,积极参加到生产实践中。
(三)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缺乏正确认识。
高校重育人、企业重效益、政府重发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难点在结合。只有产学研三方主体对产学研合作教育有了正确的认识,彼此认同,其行动才会建立在一个牢固的基础之上。
(四)产学研合作资金不充足。
目前,许多产学研合作教育仍缺少专项拨款,资金来源匮乏。虽然许多高校已经实现了第一种“学校+ 企业”型模式进行合作教育,在实践教学环节将学生派往企业进行实习,然而由于资金限制等问题,其实习项目往往与学生所学专业不能对口,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理论知识充分为企业服务,企业也不能最大程度地受益。
(五)政策不允许,体制不完善。
企业需要在市场经济下获取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进技术的掌握。企业生存压力大,需要高校和科研机构成熟的理论技术支持。然而,虽然有些老师已经取得了科研成果却不愿意或者不能将成果与企业分享,从而转化为“真金白银”。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担心自己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或者政府的政策不允许。
 
四、       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主要障碍分析
 
通过对产学研合作现状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结论,这就是改革开放以来产学研合作虽然取得了重要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产学研合作仍然存在着许多障碍。当前产学研合作的障碍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产学研合作的主体问题。
产学研合作是产学研各方根据各自的利益出发所从事的一种跨组织的合作,其中产学研合作的主体应当是企业,也就是说企业是产学研合作是否能够形成和顺利实现的关键。因此,企业对技术、人才和信息等生产要素需求的程度对产学研合作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产学研合作的技术供给问题。
在分析产学研合作的障碍时,技术供给问题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科技界许多人士一谈起科技投入、技术转移和产学研合作,就会自然地把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企业缺乏技术需求。
(三)产学研各方的利益分配问题。
在一些案例中,企业积极性很高,研究机构提供的技术也很好,合作的过程却非常艰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产学研合作中各方的利益始终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合作各方的矛盾常使得各方分道扬镳,或者某一方独自干,或者另寻其他合作者。利益分配还存在于产学研合作各方的内部,处理不好这个问题,就会使参加合作的组织不仅不能赢得应有的利益,还可能由于内部人员的流动而导致更大的利益损失。
(四)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风险问题。
人们在谈论和实施产学研合作时,常带有比较美好的愿望和较高的期望值。然而,必须认识到产学研合作也是创新活动的一种形式,是科学技术活动的继续,也是企业市场经营活动的一种形式。之所以要采取合作的方式,通常是因为合作各方都无法独立完成某项创新活动的全部工作,也就意味着合作各方都无法独立控制这一活动中可能产生的风险。
(五)产学研合作的环境改善问题。
产学研活动同其他社会活动一样,都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条件下开展的。政府有关部门为了推动产学研合作,虽然已经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政策,但这些政策措施往往是单项的,针对某个具体问题的。而实践中的许多具体问题常常又是与其他问题交织在一起的,某一个政府部门制定的某一个单项措施的效果通常不会多么理想。
(六)作为技术转化主体的企业创新意识不强。
我国企业对创新以及创新人才的重视不够,尽管市场压力对企业创新有着一定的推动,但是这种压力也导致了我国企业的短视行为,只要现有的产品、服务能够使企业获取利益,企业就不愿意在研发、人才培养方面投入资源。
(七)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创新潜力不足。
他们并没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重要性,仅仅把产学研理解为“校企合作”,尚未以系统的观点把产学研合作放到大的国家创新系统,乃至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的高度进行考虑,未能有效统筹协调牵涉到产学研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未能明确产学研合作的方向。
 
 
 
需勇气更需智慧——青岛市产学研创新体系
 
 
青岛市产学研合作初具规模,合作项目总体运行良好。经过近年来的不断磨合,一批大院大所与大企业以科技成果为纽带,联合创新,携手发展,实现了“双赢”。
青岛市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
青岛市产学研合作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通过产学研合作,形成了以机电、纺织等六大支柱行业为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向电子信息、生物海洋与医药、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的过渡。近几年,青岛市企业承担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项目中,有近一半是产学研合作完成的。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青岛市通过连续举办新技术新成果交易会,已逐步建立了多种优势互补、风险共享、共同发展的产学研联合模式。1998年以来,海尔、海信、青啤与中科院、北航等科研院所的科企合作,开创了产学研联合的新路子,也标志着青岛市的产学研联合工作已向新领域、新机制、新模式发展。
青岛市产学研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启示
第一,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为产学研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将以往“无限”管理转变到“有限”管理体制上来,有所不为、才能更好地有所作为,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合理确定部门职能分工,使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更加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压缩行政审批事项,实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更是构建“有限政府”的关键。
第二,建立市场化投融资体系。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民间资本支持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各级财政每年要以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速度增加科技投入。继续加大财政对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资金、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中小企业担保资金的投入。积极引导金融资本进行科技投入,改革授权授信制度,拓展担保方式,扩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鼓励企业对软件开发的投入,使企业技术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断提高。以私募为主形式,逐步建立起以社会资金为主,产权多元化的风险投资机构。鼓励引导境内外风险基金或公司开展业务。
第三,构筑人才新高地。建立高水平、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支持软件企业建设博士后工作站,推出高水平的技术创新成果。加快培养复合型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有计划地选派一批创新人才到国外学习科技和管理知识。建立高聚集、多渠道的人才引进机制,采取高强度优惠政策,大力引进人才。营造适合各种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改革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推进知识产权资本化。
创建高校科技园,联合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开发和企业孵化。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建立市级重点实验室,发挥其在关键技术上的突破带动作用。
第四,加大高校创新力度,全面提高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作用,实施教育创新工程,建设现代化教育体系,提高城市整体素质。组建企业化的技术创新服务中心,风险担保中心、工业设计化的技术经纪人事务所,为企业提供科技咨询、知识产权、成果评估、技术经纪、法律咨询等服务。改革科研体制,以高校科研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产学研合作。以贷款贴息、项目扶持、资本金投入等方式大力支持高校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改革科技成果评价体制,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应作为科技人员晋升职称、增加薪金、参加评奖的重要依据。加强知识产权和专利的管理,支持信息技术成果的转化。建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
第五,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建立以技术开发中心为核心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大中型企业应普遍建立海尔式企业技术中心,开展争创市级、省级和国家级技术中心活动。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要面向市场,广泛利用外部资源,充分调动内部资源,形成有利于成果转化以及自主创新的组织体系和开放式运行机制。促进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通过共建股份制企业、控股持股科研机构等多种形式建立联合,进行科研攻关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建设较为系统、有相对自主权的行业技术中心,在企业外部形成较为紧密的技术支撑网络,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
第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与科技的结合。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过低是青岛市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这既有政策问题,也有资金问题,还有资本市场与技术市场衔接的问题。因此,要用新的思路与机制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一是要适应科学发展的形势,积极扶持新型产业;二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形成新的产业优势;三是鼓励有经济实力的企业积极投资,解决成果转化资金不足的问题;四是充分发挥好经纪人的作用,在资本市场与技术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青岛市产学研创新体系的总体框架:一是从体制上初步形成企业、高等院校、科研开发机构的产学研贯通渠道,消除技术成果在转化为商品过程中的体制瓶颈问题。二是建成比较完善的投融资体系及政府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解决产学研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三是建成一支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科技人才队伍,并使人才环境得到根本改善,解决产学研体系中的智力瓶颈问题。四是建成比较完善的产学研政策、法规体系,从根本上改善产学研过程中的政策、法规环境。五是建成一批基础性的公益性产学研基础设施和一套完整的科技服务体系,完善产学研过程中的社会支撑环境。六是建立起产学研创新体系的高校网络环境,贯通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信息资源不足的矛盾。
 
 
 
思索中前行:软件产业产学发展的新启示
 
青岛高新区产学研发展得益于建立起完备的管理体系和创新制度,实施倾斜性的产业技术政策,建立融资体系、构筑人才高地等。这些经验为软件产业产学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建立新型体制:理顺关系,明确职能
创新政府管理体制,实现管理体制高效化。积极探索“开放式管理、市场化运作”的软件产学教育合作新模式,建立灵活、高效、协调、规范的管理体制,建立按国际惯例办事、与国际接轨的“软件产业经济区”。适应新区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行政管理权限的要求,在机构设置、干部任用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理顺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之间的关系,整合优化政府职能,合理设置机构和部门,进一步完善“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体制。强化政府服务意识,提高政府管理服务水平。大力倡导“为创新服务,为企业铺路”的精神,遵循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规律,强化政府对软件产业重点发展方向的指导性,弱化对竞争性项目的指令性; 对入园软件项目、研发机构,简化繁杂的审批和多头管制,高效履行协调、规划、监督、调节和服务职能。
 
优化政策环境:结合实际,制定相关政策
优化软件产业发展环境,从资金投入、土地使用等多方面制定有区别的土地使用政策,有指导的产业政策,灵活的投、融资政策,促进软件产业迅速形成竞争优势。研究、制定并落实知识资本化、资本人格化等鼓励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建立和完善对软件成果发表、论证、评估、推介的机制,使软件企业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形成推动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以及优秀人才引进和使用政策等等。保持信息畅达,保护知识产权、加强知识产权执法。优化个私经济发展环境,坚持“政治上给地位,经济上给优惠”,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大力扶持民营中小型软件企业,鼓励、吸纳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发展高新技术领域。严格各项收费,着力解决个私经济融资和人才一引进等关键问题,推动其快速发展。从各个方面推进软件产业的全面发展。这些政策的形成,要经过广泛征求意见,最后通过一定法律程序,并且要有保证其实施的措施。
 
调整空间布局:进行战略研究动态整合
抽文: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也应遵循市场化发展规律,在全球竞争、争取国家级项目、实现软件产学研对接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谋划和引荐,并探索软件行业产学研结合的新渠道和新模式。
在积极发挥软件名城辐射作用的同时,探讨中西部地区软件产业带的一体化规划布局和产学研体系布局产业建设。提高本区的土地利用水平,通过“产业置换”和“厂房再造”,将部分闲置和低附加值的土地重新盘活,扩展创业孵化的空间。通过现有孵化体系的专业化调整和新建孵化体系的专业化集中布局,进行产学研发展模式及战略研究动态整合。
第一,鼓励和支持优势软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利用国家创新体系企业研发中心试点的契机,突出对软件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的支持。建设具有国家示范意义的以软件产业拉动为主导的软件产学研创新体系。建议成立由各地高新区、科技局具体牵头,以企业、研究机构为主体,围绕优势企业全球化竞争、优势研究机构产业化,建设具有国家示范意义的软件产学研创新体系。
第二,建立多元化的软件产学研投入体系。根据相关政策,整合各类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并设立软件产学研联合专项资金,以种子资金、贷款贴息及配合资金三种方式,为软件产学研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由市、区分别设立孵化器发展专项资金,主要支持软件企业孵化器的公共服务平台、网络通讯、专业实验室设备仪器等共享设施建设,并对软件等专业孵化器给与重点扶持。对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活动和重大软件项目建设予以支持,重点支持技术先进、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前景良好的软件企业。由政府出资、吸引社会参与的信用担保公司。由政府参与出资,建立信用担保公司,充分利用政府信用,为符合条件的中小软件企业进行融资提供担保代偿金和再担保服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第三,建立促进软件人才培养、聚集和创业的激励机制。加快人才培养,促进国内高校与海内外名牌大学联合办学,提供优惠政策,吸引优质师资,改进办学理念,重点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软件人才。大力引进软件人才,重点引进软件研究行业优秀人物,知名专家、学者,有特长的专业人员,有机结合引进技术、项目和管理模式,探索高新技术有偿使用等引资新形式。以留学人员创业园为主要基地,系统设立优惠政策,吸引有软件研发、创新及管理经验的留学人员创业。
第四,建立促进软件产学研一体化的公共技术平台。在现有创业中心网站的建设基础上,建立软件产业专业公共技术平台。整合现有高校研发资源和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研发力量,促进软件产业的发展。促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建设软件产学研信息库网络。在各大高校、研究机构、各软件企业之间实现网络信息共享,构建软件产学研信息库网。
第五,实施全方位的软件产学研国际招商。鼓励现有优势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的全球化竞争与联盟,尤其是鼓励其引进和嫁接国际知名企业,从事研发和品牌建设,带动整个生产链的全面发展。通过引进大学(名牌大学的分支机构)、研究机构(优势研究机构的分支),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链的缺失环节,搭建强一强联合软件产学研体系。
 
 
强强联手,多方合作,探寻发展新模式
 
 
在软件人才产学教育的开展过程中,不仅要反思之前我们取得的经验教训,还要积极借鉴国外和其他行业产学教育培训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要经验中认真学习,要基于目前行业、市场、学校的发展脉络,科学合理的做好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如何开展下一步的工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产学合作教育的工作开展思路
积极完善以“政产学研用”为基本工作思路的工作方向
“政产学研用”这种合作教育的模式强调进一步整合多方优势教育资源,要求学校、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生产企业、科研院所、技术成果应用单位和用人单位等进行紧密联合,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结合更紧密的优化合作教育模式。
具体开展思路可以简单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提供政策与经费支持,用人单位提出人才培养需求与培养目标,科研院所或企业提供设备、项目、技术经验。然后,整合利用这些资源按照企业或工程、项目的实际要求,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培养计划来培养学生,制订相应的计划进度和阶段目标来规范科研项目进展,使合作教育模式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之后,在合作过程中,让学生或研发人员从项目研发、生产管理和行业应用的一线前沿了解最新的、最急需的工程技术、工艺方法及应用理论。他们可以先在学校或科研院所学习理论和技术,后参与到学校、企业的科研项目与实际工作,实现第一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后在企业中及项目实践中积累管理和工程实践经验,再一次进行理论学习与总结,这样就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第二次结合。通过以上“理论—实践—理论”的反复过程,达成合作目标。最后,进行验收成果。
 
 
软件人才所需要的能力
产学合作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能顺应软件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在教育过程中,不可能完完全全培养出百分之百于某一个企业相匹配的人,哪怕是“企业定制班”这样的形式,在培养的过程中也更应该重视培养能力,而不是塑造同一种模式的人。教育的职责就应该是培养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素质,培养出能够满足软件市场的需求的素质,简单来说有以下几点:
1.    要掌握最简单的知识,因为软件理念是建立在基本模块上的。
2.    要具有软件工程的概念。从项目需求分析开始到安装调试完毕,软件人才必须能清楚地理解和把握这些过程。
3.    要有自觉的规范意识和团队精神。
4.    要有旺盛的求知欲和积极的进取心。
5.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6.    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
7.    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软件产业的人才要有理想,有爱好;有勇气和毅力;有自信乐观的心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有豁达的心胸和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8.    要有较强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程序世界的主导语言是英文,编写程序开发文档和开发工具帮助文件离不开英文。作为基础软件工程师,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对于提升自身的学习和工作能力极有帮助。
 
 
软件人才培养的专业需求与人才定位
需求标准=专业+学历
企业挑选毕业生,最初一无所知时,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挑选:一是学生所学的专业;二是学生的学历。
(一)专业需求。
通过对国家政策和目前行业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可以基本判断我国目前软件人才产学合作教育的重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大力倡导发展的新型软件领域;二是除此之外的,目前我国软件人才缺口特别大的领域。
(1)   国家大力倡导发展的高精尖软件领域。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代服务业信息支撑技术及大型应用软件;二是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与服务;三是高效能可信计算机;四是传感器网络及智能信息处理;五是数字媒体内容平台;六是高清晰度大屏幕平板显示;七是面向核心应用的信息安全;八是“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科技重大专项中提到的各个项目中所涉及的技术。
(2)   目前我国软件人才缺口特别大的领域。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性工业软件类人才,也就是俗称的“软件蓝领”;二是软件测试人员;三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这里的经营管理人才是指从事过程经营管理的人,而并非企业的董事等,因为单纯依靠产学合作是很难培养出董事的;四是复合型技术人才,软件人才需要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他还需要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还要懂得所服务行业的基本理论值和进展等,能够为服务对象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二)人才定位。
从人才比例上来看,发展成熟的软件市场是一个“大金字塔”的形状,而我国目前的现状是“小橄榄球”,各个阶层都缺人,首尾尤甚。软件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人才培养赶不上产业进步更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情况下,几乎软件行业的方方面面都缺人才。不仅仅是高精尖,也不仅仅是底层人才,处于中间层的研发管理层目前也是“招人难”。
终上所述,我国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发展“软件蓝领”,这些人一般不需要太高的学历,具有高中或者中专、大专学历的人,只要经过软件开发技术的职业培训就可以胜任。这些人应动手能力强,操作熟练,还应具有良好的工程化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之后,再积极扩充类似于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金字塔顶端队伍。但是这样的人才并不是靠简单的“产学合作教育”这样的模式就能培养出来的,他需要多年的工作经验的积累,多个大型项目的磨练,所以这部分的培养不是我国软件人才产学合作教育的重点。
此外,我们还要积极的培养金字塔的中层,也就是作为“软件白领”的软件工程师。他不仅负责工程中主要功能的代码实现,参与软件工程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等过程,解决工程中的关键问题和技术难题;还要负责指导程序员的工作,协助工程管理人保证项目的质量,协调各个程序员的工作,并能与其它软件工程师协作工作。
 
 
六大产学教育合作方式
合作时,要注意合理配置,均衡发展,双方利益最大化。关键是要形成一种互利互惠的平衡机制。
(一)继续深入发展我国目前的人才合作教育。
我国目前大多数高校、科研院所与软件企业对软件人才产学合作的教育模式都抱有积极的态度,并且有很多机构都已经开始尝试合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这样的基础上,国家应该继续深化人才合作教育的理念,各机构也要更加完善目前的教育体制,总结经验教训,探索下一步的道路。
(二)企业与学校合作,从学校机构的需求入手,开展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对中小企业的校企合作可以以产业聚集区为单位进行部署。
从短训到长期培训;从单次到有体系的定期培训;从技术到服务理念的培训;从高职高专、本科,再到研究生培训……学校可以与企业、科研机构沟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学生要求或者企业、科研机构的建议,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职业培训。在于中小企业进行合作时,以软件聚集效应为主要任务的软件园区就应该发挥作用了。企业在入园的时候,会提交完整的资质报告,园区每年都会对各个企业的营收进行汇总,对今后发展进行评估,而且企业在园区经营的时候,与园区的管理部门打交道的机会也是非常多的。相比之下,软件园区对中小软件企业的状况也是比较了解的。所以学校可以与当地的软件园区进行合作,提出需求,园区对需求进行汇总,并与相关企业沟通,定期举办培训。
(三)软件企业或者科研院所与学校合作,从自身需求出发,建立人才培养制度。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的人才培养主要以“软件蓝领”为主。而高级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并没有获得过多关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注重这一块的培养力度,关注不同专业与软件行业的重合点,探寻高级软件人才的科学培养模式和方法。
因为中小企业需要的人数偏少,人才的需求也有一定的独特性,所以它更适合已软件园区为单位进行合作。作为培养机构的学校,不太可能针对每一种需求进行单个培养。在培养计划的制定上,只可能从共性需求出发,不太可能照顾到所有需求。
(四)企业、科研院所、学校进行合作,从自身需求出发,建立创新科研基地。
企业、科研院所、学校三方共同努力,建立创新科研基地,探索“产、学、研”有机结合的道路,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实际应用。
在创新科研基地的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基地建设的目标,一般来说,都是就某一领域的某个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性地开展研究。其次,需要杰出的科学家和科技人才作为基础,一流的大型科研设施作为保证,在健康积极的研究氛围中,发挥各个部门的优势。最后,借助基地的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建设以研发中心为主、联合大学培养人才的新模式。不一定非要培养在校学生,对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人来说,也同样适用。。
(五)建立国家管理体系、制定统一标准。
目前我国各地都已经开展校企合作,产学合作教育,但并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应充分发挥其主导性作用,牵头建立相关管理的管理制度,完善体制建设。比如说:软件人才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产学合作的监管机制的建立;产学合作质量保障制度的建立;针对学生、学校的考核测评措施的制定;产学合作保密制度的制定;合作产业、合作基地等的资质要求和管理办法的制定……此外,还可以采取建立国家级软件人才产学合作试点的方式,打造行业标杆,塑造模范模式,辐射目前的人才合作培养市场,对合作教育的培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六)国家或政府出台相关鼓励扶持的措施和政策。
在体制还没有建设完全的时候,取得成绩比较困难,利益获取不太明显,导致机构参与的积极度不高。这种时候,国家和政府在推广这种合作模式的同时,适当的提供一些鼓励性措施,如:对企业减免税收;帮助机构建设培养场所;简化办基地、开厂房的行政环节等等。让各个机构充分感受到国家对于软件人才合作培养的支持,以及这种合作模式对自身发展的好处,培养出各个机构的参与热情。
 
合作中的注意事项
在合作机制中,应明确注意事项和准则,使产业合作教育更好更快发展。
(一)严格遵守国家相应规章制度。
这一点听上去是老生常谈了,但是仍是需要大力强调的。我国目前合作教育体制还不健全,为了牟利,可能会有企业铤而走险,钻财政、管理法律法规上的漏洞,这是不可取的。我们不仅应该严格遵守国家相应规章制度,而且在相关体制体系没有完善之前,努力建设健康的合作氛围,形成公平的道德标准,并积极协助国家进行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
(二)要对软件人才合作培养有正确的认识。
进行软件人才合作教育的机构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过分夸大合作的作用,也不要片面地认识合作。
对于企业而言,要正确地看待教育成果,要认识到合作教育不等于创新教育,也不等同于完全匹配教育,按计划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一定能胜任计划岗位。
对于学校和科研机构而言,要正确看待这种教育模式,不要把合作教育当作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市场的主要反馈渠道,创新教育、学生就业的救命稻草,学校创收、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方式;更不要让合作对象的主观意志影响到自身的客观属性。
(三)在进行合作时,参与合作的机构都要注重诚信,并勤于沟通。
目前我国相关体制建设还不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也比较匮乏。维持这种结构模式的正常运营的主要动力就是各个机构的“诚信”,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只有秉承“诚实互利”的理念,工作才会开展得更顺利。
(四)各行业都要均衡发展,避免资源的过度集中。
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能够提高自身的水平,大家都愿意找有影响力的大企业,有丰富资源的科研院所,以及有良好品牌的重点院校。可能针对中小企业,薄弱学校等的合作就会相对较少。
其实与小企业,薄弱学校合作也有很多优势,首先,内耗少,合作成本低;其次,在合作过程中,对方会更耐心,更自信,对合作也会更重视;再次,尤其对于与薄弱学校合作而言,国家的扶持政策会很优惠,而且合作培训的效果会非常明显;最后,这样的合作方式会促进教育和软件行业的均衡发展,形成更合理的体系布局。
(五)注重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
软件行业是一个交融性非常强的行业,它需要的人才种类千差万别,包罗万象。以外包产业链为例,它人才体系的70%以上都是由懂技能的营销服务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服务支持人员等构成的,而不是专门的软件技能人员。
软件人才合作培养的目的是为软件行业提供需要的人才,现在市场需求中这样的交叉型人才是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那么是否在以后的人才培养中可以加大这部分的建设力度呢?
(六)不要忽视高等教育的软件人才合作。
目前我国校企合作进行的软件人才培养大都都是集中在职业教育院校,培养内容主要都是技能培训。此外还有一部分是集中在专业科研院,致力于企业的产品研发创新。这样就导致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战场(高等院校)的企业开展的形势非常单一,除了合作建立软件企业,就是定期举办班培训,这是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的。
(七)不要依靠合作搞“圈地运动”。
在进行人才合作培养时,会设立人才培养基地,建立厂房,组建公司。在对这些合作模式的管理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人才培养,合作模式的重视,而不要像部分软件园区的建设一样,仅仅把“房屋管理”、“出租招租”当作管理的主要内容。
(八)在培养过程中,要科学设立培养的目的和模式,兼顾企业的利益与学生的未来发展。
在合作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应该充分沟通,不仅要考虑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企业自身未来的发展,也要考虑到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自身素质的提升。在培养计划的制定时,既要重视企业人才需求的独特性,也要重视基本市场的普适性;既要重视技能的培养,也要重视能力的培养;既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也要重视创新思维的发散;既要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书本教育、帮助学生建设相关理论体系。
(九)在学生实习过程中,要保证学生的既得利益,不得压榨劳动力。
在学生参与生产活动的实习时,应该注重学生的既得利益,适当的给学生补偿,可以是各种形式的补助,可以是以后的工作机会,也可以是其他的方式。关键在于,再用端正的态度来看待合作,不能以为学生的劳动是无偿的、廉价的、理所当然的。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