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云计算 >

英业达:朵朵“云”开 创新“智”造

2012-04-24 23:28:00作者:本报记者 霍娜来源:

摘要代工起家的英业达集团成立于1975年,主要从事计算机、消费性电子、通信、信息及网络应用等领域产品的研发和制造。发展至今,英业达集团已成为全球第四大OEM,在中国、美国、英国、马来西亚等地设有分公司,2011年年营业额达175亿美元,员工数超过55000人。 ...

    驱车至上海浦江镇浦星路的英业达浦东厂区,记者被眼前壮观的厂区震慑了——占地一平方公里的英业达浦东厂区上屹立着两三层楼高的5个工厂、2个设计中心和1个仓库,工厂的生产线上正加工、装配着我们所熟悉品牌的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移动电话……

  代工起家的英业达集团成立于1975年,主要从事计算机、消费性电子、通信、信息及网络应用等领域产品的研发和制造。发展至今,英业达集团已成为全球第四大OEM,在中国、美国、英国、马来西亚等地设有分公司,2011年年营业额达175亿美元,员工数超过55000人。

  作为全球重要的IT产品制造与软件服务供应商,英业达以人为本,借助IT实现创新“智”造的发展历程可以给业界很好的启示。

  从OEM到ODM再到云服务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为国内制造业打开了世界市场之门,伴随这一空前机遇而来的是严峻的挑战,节能环保的压力、劳动力成本递增、制造业低端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制造业唯有走产业升级、向高端发展之道,才能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

  对英业达来说亦是如此。“制造业竞争非常激烈,降低成本的压力是永恒的,而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的高速发展又带来了时间上的压力,因为消费电子产品的升级换代周期最短的只有3个月。”英业达集团上海公司商业软件处协理车德明向记者介绍,英业达最初是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当时比的是谁能用最低的成本,生产出很好的产品。后来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客户需求的变化、服务经验的积累,英业达通过不断努力创新,逐渐地从OEM发展成为ODM(原始设计制造商)。

  这意味着客户对英业达的要求不仅仅是简单的来料加工,而是从设计、开发、生产以及元器件供应都必须由英业达完成,这时候对人的要求就越来越高。英业达对客户提供的服务是,从接单后立即着手研发,最终将产品送到客户指定的目的地,其间,客户虽然完全不介入,但可以随时监测进度。

  为完成上述目标,英业达软件服务事业部与微软合作,基于微软私有云解决方案建立企业动态的IT基础架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的研发云、制造云、物流云,从而更加高效地为客户提供研发、制造、物流等服务。

  员工数万人、业务遍及全球、年营业额已达千亿元的英业达如果不借助有效的IT手段,不改变以往以流程为中心的应用架构,就无法在极短的时间内与客户IT系统实现对接,无法快速应对迅速变化的市场,无法在三个月内走完从接单、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物流直至运往世界各地的整个ODM流程。

  “现在竞争太激烈,你不知道你的下一个对手会是谁、做什么的,企业必须有危机意识,让IT成为业务的一部分,未雨绸缪,自己不断创新突破,才会降低被别人超越的概率。”车德明告诉记者。

  一方面,英业达软件服务单位作为整个集团的云计算策略中心,积极利用尖端技术支撑英业达集团业务发展永续经营;另一方面,它也不断在提供云端服务方面摸索创新,开发完成了系列的云服务,现在已经在我国台湾地区提供企业管理云、电子书包教育云、个人健康云等服务,正打算向中国大陆乃至全球市场推广。

  “创新、品质、虚心、力行”是英业达集团会长和创始人叶国一所提出的核心经营理念,一直以来都在被包括软件服务单位在内的所有部门和员工所秉持,不断追求完美品质,实现突破创新。

  当IT成为业务的一部分

  明晰IT定位、量化IT价值一直是业界的焦点问题。对此,车德明的看法是IT不仅仅是优化企业流程、提升工作效率、支撑业务发展的基础工具,它更应该成为业务的一部分,让IT系统成为企业的战略资产,因为它所管理的信息的价值是最大的,有效地收集、分析这些信息,并且用灵活的手段将准确的信息在合适的时间传达给合适的人,是企业应变市场需求、获得竞争优势并且不断创新发展的根本所在。

  英业达集团上海公司专业服务处处长朱德勇也非常认同这种观点:IT对英业达而言会越来越重要。他介绍,英业达集团早在制定第三个十五年发展计划的时候就制定了3S战略,即系统、解决方案和IT服务,系统就是指英业达的主营代工业务,要做好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等产品的设计、制造,而解决方案和IT服务将是英业达接下来重点发展方向,这也正是英业达成立软件服务事业处的战略意义所在。

  “要发挥IT的价值,就要把IT基础建设转换为企业战略资产,要从整体视角看待底层架构和复杂度,构建一致的IT环境,选择广泛成熟的解决方案,以结构化、系统化的方式决定IT项目的优先级。”英业达集团上海公司解决方案处处长尹持法介绍起英业达的IT建设经验时说。

  尹持法特别推崇微软的IO模型(Infrastructure Optimization Model,架构优化模型)。该模型将企业IT架构纵向分为三层:最底层是核心层(Core IO),也是基础层,要完成包括身份识别与访问权限管理,客户端、设备、服务器管理,安全与连网,数据保护与恢复等功能在内的虚拟化、IT管理、桌面优化、边界管理等功能;中间是生产效率层(Business Productivity),要完成的是统一通信、协作、企业内容管理、企业搜索、商务智能等功能;最上面是应用平台层(Application Platform),建设运行各种应用软件。而横向上,IO模型也将企业IT分为基础的、标准的、合理的和动态的四个水平阶段。

  “过去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以应用为主导的,为了每个应用系统而配套搭建硬件、网络和软件,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完成当时的应用目标,但长期下来,导致IT架构臃肿、纷繁、复杂,也导致各种信息孤岛的出现。而现阶段,到了企业扭过头来重新审视梳理IT架构的时候了,因为这可以帮助企业优化IT资产,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业务水平,推进创新发展。”谈起信息化建设经验,微软企业市场高级总监钟文斌向记者娓娓道来。

  英业达的“云”朵

  正是在这种思路下,基于英业达自身多年的IT设备制造经验和对制造行业企业需求的深刻理解,在微软IO模型之上,借助微软的云计算技术和产品,英业达完成了研发云、制造云、物流云的建设,并取得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

  在助力研发方面,英业达iDES研发云解决方案,利用微软Hyper-V和System Center的优势,完成虚拟化相关的管理动作,在微软域环境下,结合软件开发场景中的特点,实现业务所需特色服务,比如版权管理、资源分配、模板使用、服务计费等。研发云缩短了研发周期,加速了产品上市。现在,当新的研发项目启动时,英业达的项目经理可以通过研发云自动在工程师人才库中匹配符合项目需求的技术人员。利用微软虚拟桌面,研发人员可以直接在符合客户需求的虚拟环境中进行开发,而非手工安装和配置硬件设备。

  此外,研发云所提供的数据保护策略能够保障虚拟开发环境中的敏感数据无法通过U盘等可移动存储设备泄露,保护企业数据安全。对于测试阶段中需要大量使用的测试设备,研发人员可以通过私有云一次部署多达200台的虚拟机测试终端,当测试工作完成之后,系统可以自动回收这些计算资源,等待下一个项目的使用,真正实现IT资源的集中化调配和管理,让研发人员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现有计算资源。

  英业达以“软件即服务(SaaS)”的形式构建“制造云”服务平台,并将其命名为“iMES”。通过使用Hyper-V技术与微软动态数据中心工具包(DDTK)将运营端数据中心底层IT硬件设备进行深度的虚拟化,根据用户数量及系统运行压力的变化实时进行按需动态资源调配,保障每个用户都能获得最佳性能,最大化利用数据中心运算资源。制造云整合了从组装生产、系统安装、测试检验到营运监控的四大生产制造系统,省去繁琐的建置过程,并可以支持客户多样化定制,进行在线多规格测试,并支持异常订单的早期预警,全方位提升制造单位的生产效能。

  现在,具有定制化需求的客户可以直接通过在线的方式在制造云平台上提交需求,制造云系统可以自动化地处理并将需求传送到生产线上,为客户提供符合需求的产品。这种方式为英业达赢得了更多的客户。目前已有部分消费电子产品供应商开始基于英业达制造云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定制服务,开创多方共赢的新局面。

  在英业达物流云中,客户、库存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实时地跟踪和管理订单配送与原料采购。通过将物流配送GPS、RFID数据进行采集,并统一保存到SQL Server数据库中,英业达能够在物流云上为客户提供时间、地点方位和运送装台的精确跟踪信息,提升客户体验,满足不同客户对于物流的需求。

  对于英业达自身来说,物流云能够整合供应链流程中重要的“出货目标达成、接单出货、缺料与补料、库存目标状况”等信息,借助SQL Server内置的商业智能工具进行分析,产生管理报表画面,从而大幅减少交易的复杂性并提升数据的实时性,辅助管理人员做出快速、准确的决策。

  为了更好地实现快速报关,英业达基于SQL Server集成服务进行了深度开发,通过与海关报关系统进行对接,实现完全基于IT流程的自动化报关。当有货物需要进口或出口时,系统可以提前将货物的名称、数量提交到相关的海关服务器,实现精准报关,缩短货物清关时间,加速物流运输过程。

  一朵朵的“云”让英业达的流程更加自动化,替代了大量的人工操作,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让IT资源管理更动态化,研发、生产、配送更加高效可控,支撑业务快速发展;更重要的是,它们让英业达在关注发展主营业务的同时,更可以不断创新突破、时刻领先。

  白皮书链接

  《走进以人为本的信息化》白皮书观点摘要

  “以人为本”的信息化建设原则——

  ·调动组织内外全员创造性

  ·借助商业智能应对复杂性

  ·构建密切的客户关系

  ·服务器与客户端均衡并重

  ·建立动态的企业信息化应用架构

  《以人为本,成就企业创新发展》白皮书观点摘要

  以人为本的微软企业解决方案由五大部分组成:

  ·微软云计算平台,构建动态IT基础架构,全面启动企业云的力量

  ·微软生产力解决方案,面向协作、跨设备整合企业生产力平台,提升创新与效率

  ·微软商业智能解决方案,实现人人可用、全面高效的BI,让商机清晰可见

  ·面向消费化的Windows7商用操作平台

  ·Microsoft Dynamics CRM 2011助力打造动态企业

  微软以人为本成功案例

  银河证券:从后端到前台,IT撑起业务大营

  从开通网上交易到全公司实现移动审批,从核心业务系统到基于门户统一的管理平台,从自动运维到虚拟化再到未来的证券云,选择Windows NT+SQLServer的方式让银河证券的IT 和业务一直行业领先。

  英特尔:全球12万客户端的Win 7迁移记

  英特尔全球近10万人,约12万客户端从Windows XP成功迁移到Windows 7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迁移三个关键要素分别是 兼容性测试 、IT和业务部门密切合作以及灵活的部署方式。

        白皮书下载、详细案例及更多内容请见网络专区http://www.cio360.net/h/3331/389572-21759.html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