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云计算 >

一叶而知秋——一场收购所引发的思考

2020-10-13 13:09:19作者:路沙来源:

摘要就拿Veeam收购Kasten来说,事实上,容器化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并且容器彻底改变了当今企业构建、测试、打包和交付软件的方式。如今看来,这种改变是彻底且具有颠覆性的。...

在如今这个时代节点,正应了那句话,“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受多重因素的影响,社会的不确定性正在日益加剧。而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和竞争格局,企业不仅需要一双“慧眼”,更需要一种“挽狂澜于既倒”的魄力。

在众多的行业当中,科技领域似乎始终走在感知或者应对变化的前沿。细数行业内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无论是英伟达收购ARM、IBM拆分基础架构服务以专注混合云及人工智能业务,还是Veeam收购Kubernetes备份和灾难恢复企业Kasten,或者传说中的AMD收购赛灵思,事实上都是这些企业基于自身业务发展和未来洞察,所做出的在他们看来最正确的选择。

虽然最终结果还有待市场验证,但是迈出了一小步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因为技术的发展或者应用是有其规律可循的,并且放到现在,混合云的部署、容器化的交付等也早已成为行业的共识。就拿Veeam收购Kasten来说,事实上,容器化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并且容器彻底改变了当今企业构建、测试、打包和交付软件的方式。如今看来,这种改变是彻底且具有颠覆性的。

Kubernetes日益普及让容器化交付成为首选

众所周中,Kubernetes是一个开源项目,并且已经被大多数平台供应商所支持。根据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CNCF)于2020年3月发布的最新调查,在AWS和GCP的托管Kubernetes服务中,Kubernetes的生产使用率从58%已经跃升至78%。

市场的认可必然来自技术的先进性。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作为容器编排的独立平台,Kubernetes不仅可以帮助开发人员自动化部署容器的工作量,应用程序中的不同服务还可以被打包到单独的容器中,并实现跨多个物理、虚拟机或者云环境当中进行部署。在这一过程中,业务流程工具可自动执行诸如部署、管理、联网和扩展等流程,从而真正实现一次构建多次应用,并且大大提高可扩展性和操作的便捷性。

这正是Kubernetes所做的,然而却并不仅仅如此。现在大家提到容器,一般都会联系到微服务。虽然微服务和容器本质上没什么关系,基于微服务理念开发应用程序也不一定就要采用容器技术。不过二者的结合却会产生无可比拟的优势,让人不得不将二者实时联想起来。具体来讲,微服务与容器之间的非强关联的关系,使得微服务非常适合与容器打包和交付。这种非依赖关系使开发人员可以自由地更熟练地处理服务,从而不必担心因为整个系统中一项服务可能影响其他服务。与此同时,按照微服务的理念,如果使用容器作为基础设施,还能够实现快速部署和迭代。在大家看来,这是不是一种“天作之合”。

然而,就是这样一种“天作之合”,使得行业轻松进入了云原生时代。云原生由微服务架构,DevOps 和以容器为代表的敏捷基础架构组成。进入这样一个时代,无论是软件的交付方式、系统架构的搭建方式,还是数据的部署及管理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变化当中自然孕育着新的机会。对于Veeam来讲,正是认识到了这种环境的战略重要性,认识到提供与Kubernetes深度集成的现代数据管理越来越重要,认识到DevOps的增长在减少日常管理的同时可以提升质量、提高可扩展性、加速应用交付。因此,才选择收购Kubernetes备份和灾难恢复市场的领导者Kasten,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注入一剂强劲动力。

Veeam通过这次收购到底能带来什么

进入以容器化和微服务为主要部署形式的云原生时代,技术的发展趋势已摆在眼前。事实上,无论什么样的部署形式,其关键还在于数据的备份、容灾、迁移以及在多样化环境中的高效管理。因为时至今日,数据早已成了企业的一份重要资产,企业的现有业务和未来规划,都是在数据的应用基础上得以开展并实施的。

作为一家专注于云数据管理的解决方案提供商,Veeam在数据管理上的技术和行业积累已经无需赘言。不仅如此,在为物理、虚拟以及云环境中数据基础架构提供最佳数据保护的基础之上,Veeam仍然在不断扩展自身的产品和服务。在之前的采访中,Veeam相关负责人曾提到,2020年是Veeam产品更新发布最快的一年。包括已经全面上市的Veeam Backup for AWS v2,即将于2020年第四季度上市的Veeam Backup for Microsoft Office 365 v5,已经于7月中旬上市的Veeam Availability Orchestrator(VAO)v3和DR Pack,以及将在2020年年底或2021年年初面世的v10的迭代产品Veeam Availability Suite v11。

创新,应该成为一家企业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不过在这个基础之上,还应该学会如何借助资本的力量延伸自身的技术覆盖程度和渗透能力。我们可以看到,如今市场上众多强大的科技企业,例如苹果、微软、AWS,以及阿里、腾讯等企业,无不是通过收购的方式,将市场上已经较为成熟,并且具有引领型的技术企业纳入自己麾下。当然,收购的前提是要符合自身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切不可盲目进行。

此次Veeam收购Kasten,在记者看来,不仅将会延伸Veeam的技术覆盖面,将原有的技术能力应用到以容器化和微服务为主要部署环境的新领域,还可以借助Kasten在Kubernetes本地数据管理方面的创新能力,快速提升Veeam的资源整合和技术再创新能力。正如Veeam 首席技术官及产品战略高级副总裁Danny Allan所说,通过收购Veeam的合作伙伴Kasten,Veeam将采取极为重要的下一步举措以顺应客户转向采用容器的趋势,以保护本地和跨多云环境中Kubernetes的原生工作负载。这一重要的里程碑加强了Veeam持续提供业界领先的云数据管理平台的承诺,该平台将支持在Kubernetes环境中构建的基于容器的应用程序的数据保护。

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实现产品及技术适配

从官方通告中可以看到,此次收购之后,Kasten将作为Veeam内部一个独立的Kubernetes业务部门运营。同时,Veeam对Kubernetes社区的持续承诺还体现在对Kasten支持的开源项目和其他社区项目的贡献上。其中,在记者看来最重要的是,Veeam如何将Kasten K10数据管理平台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从此前合作来看,借助Kasten K10数据管理平台,Veeam能够为企业运营团队提供易于使用、可扩展且安全的系统,从而实现Kubernetes 备份和应用的移动性,以及操作的便捷性。如今收购之后,虽然Kasten K10仍然会独立使用,但是与Veeam现有产品及技术的适配似乎已成必然,这也成为此次收购的关键所在。

Veeam提到,接下来,Kasten K10平台将被集成到Veeam Backup&Replication中以提供全面的数据管理解决方案。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相信之后双方会开展越来越多的技术适配,以提升应对市场变化的多样化技术能力。对此,Kasten首席执行官Niraj Tolia也表示,将Kasten在Kubernetes本地数据管理方面的创新与Veeam在本地和多云环境中在备份方面的专业知识相结合,这会大大改善现代数据管理的状态。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记者认为仅仅完成产品或者技术上的适配,应该不是Veeam的终极目的。就像IBM之前收购红帽,借助红帽的Openshift打造了自身的混合云平台架构,致力于使Openshift成为混合云领域的默认选择。所以在记者看来,Veeam收购Kasten之后,完成产品及技术上的适配应该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Veeam似乎会朝着云数据管理的平台提供商方向发展。当然,是不是有这个可能,还需要市场的进一步验证,以及对于Veeam未来规划的进一步分析。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路沙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