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对话CIO >

张秀常:微课探索教育信息化

2013-07-23 09:29:21作者:贺树龙来源:

摘要张秀常随着教育信息化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历程,其中的磨难和曲折,他感同身受。让人欣慰的是,信息化对整个教育行业越来越重要,这让他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热情和信心。...

  张秀常并非技术出身,他跟教育信息化结缘,是十分偶然的。1995年,从宁波大学师范学院化学教育专业毕业后,张秀常加入了教师队伍,任教化学学科。业余时间,他对计算机特别着迷,喜欢钻研各种程序。四年后,浙江省计算机教育在学校开始普及,当时没有相关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学校领导听说张秀常有这方面的特长,就决定让他“试一试”,没想到这“一试”试了14个年头。张秀常随着教育信息化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历程,其中的磨难和曲折,他感同身受。让人欣慰的是,信息化对整个教育行业越来越重要,这让他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热情和信心。

  象山中学信息化之路

  象山中学是象山县唯一的省一级重点中学,创办于1942年,已有70年的办学历史。这座钟灵毓秀的学府,培养出了为数众多的名校人才。

  据张秀常介绍,象山中学的信息化历程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硬件配置期。自1999年开始,信息技术学科成为浙江省中学阶段的必修课程,政府与学校都开始意识到了推动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的重要性。最初,象山学校自筹资金配置了20台815兼容机,后经过三年的分批设备配置,初步拥有两个标准学生机房、一个教师电子备课室及相关的网络服务器、网络交换机等。在这个阶段,信息中心的地位类似于IT维护部门,做好学校计算机网络建设的规划设计并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是他们的最大任务。

  第二阶段是网络平台建设期。铺设好硬件设备之后,象山中学面临着“有路无货”的尴尬,建设自己的网站和教学系统变得十分迫切。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中心摸着石头过河,经历了网站规划、功能设计、代码修改、首页设计、平台测试、人员培训、制度制定等几个阶段,也逐步建设了FTP服务、视频点播服务、内部信息办公平台、学生档案管理系统等。信息中心也对校内教师进行了普及培训,以推进网络平台的使用。

  第三阶段是教学工具推广期。随着课程整合理念的提出与实践,信息中心开始思考信息技术如何促进教育教学的问题。自2006年起,象山中学相继成立了以各种教研组为主体成员的教学工具学习组,如语文组的“PPT设计学习小组”、数学组的“几何画板学习小组”、物理化学组的“虚拟实验室小组”、技术组的“AUTHORWARE学习组”等,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的教学课件、学习积件等教学资源。

  如今,回望起这14年来一步一个脚印踩过的教育信息化之路,张秀常感慨万分。他说,“教育行业受整个社会与技术发展大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象山中学结合自身特点,加之受到信息化从业人员想法和技能的影响,走过了一条曲折但在前进的道路。信息中心在学校的地位,也随着信息化工作的推进不断演变。如今,肩负教育规划设计、技术推广、信息保障作用的信息中心,在发挥重大影响的同时,也感受着相应的压力。

  如何联通“教”与“学”

  IT技术,影响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不断适应学校的信息化节奏,难免会出现负面情绪。如何让教师乐于接受信息化项目,而不是觉得信息中心在为他们增加无用的压力,就成为信息化项目落地的首要难题。

  张秀常说,“广大教师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对象,也是推进教育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因素,如果得不到教师支持,我们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将成为一纸空谈。”而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总结和经验,他把教师的“抵制”情况分两个层面来讨论。

  (1)教学应用与需求。首先,信息中心应该明白哪些信息技术形式适合课堂教学。教育行政部门试图将信息技术的全部功能直接植入到现行课堂教学之中,特别是网络资源的获取与交流技术的应用,瞬间使课堂成为在教师有效引导下,学生以极为灵活和自主的方式发现知识的场所,实现高效课堂的教育目的,于是,教育行政部门要求教师定期在网络教室上课,利用电子教室软件进行课堂管理。但是在教学内容定量、教学时间有限、学生个体差异较大的情况下,这种高层次的基于信息化的教学模式是很难实施的,教育行政部门这种强制性的方式显然是漠视客观实际,忽视了教师的实际教学应用与需求。张秀常发现广大教师通常对与教学内容直接相关的教学资源需求较大,目的明确、技术简单、分合灵活为主的教学资源往往更加能得到教师的青睐。

  (2)付出成本与效益。应用信息技术必会在开始阶段或多或少地增加教师的劳动成本,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这种成本的增加与获得的效益是否成比例,这是评判教师劳动成本的增加是否有意义的主要依据!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创新过程,当这种创新通过特定的渠道与时间进行传递时,就形成了创新扩散。根据罗杰斯的创新扩散模型,如果创新具有较高的相对优势、好的兼容性、较低的复杂性、较高的可试验性、较高的可观察性,那么创新就容易被采用,教师劳动成本的增加会更有价值,否则就不容易被采用。象山中学在2012年进行的“微课”项目,就是基于以上思考的有益探索。

  用“微课”探索教育信息化

  张秀常说,“我们正在迎来移动互联网浪潮,手机和iPad成为了人们‘在路上’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介。不可避免地,我们的学习也被带入了微时代,我们称之为‘微学习’,即碎片化学习,一次学习一点,只学最主要的,学习者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任何内容,做到简单高效,随时随地。”

  基于这样的背景,象山中学在2012年推出了“微课”项目。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7到10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频或音频。“系列微课”是指一系列讲解具有连贯性知识点的微课。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符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到现在为止,象山中学的微课项目以“培训+实践+反思”的方式有序地进行着,在前期的微课项目中,主要开展微课理念及微课操作上的培训,包括什么是微课、微课的形式、微课的要求、优秀微课的标准等方面。目前象山中学的微课项目已经进行到中期,以学校各个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各种形式的微课实践,其中以数学微课、英语微课、物理微课、技术微课四个教研组的项目开展的最为活跃,平均每个教研组已产生60多堂微课。微课有自身的特点与优势,不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用短、平、快的微课资源,还是学生在微课资源中心下载或观看这些碎片化学习片段,大家的反映第一是新鲜、方便,第二是有用、个性化。

  在不断实践微课项目的过程中,张秀常也总结出了一些规律。从教师层面来讲,第一,微课只讲述一个教学知识点,这个知识点是供学生学习时,必须要教师讲述才能理解的内容,是学习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学生能够自己通过阅读教材理解的内容,不需要教师制作微课程。第二,微课的时间要严格控制在10分钟以内,抓住学生注意力的最佳黄金时段,简明扼要地概述知识点,点拨难点,突出注意点,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点的学习。从学生层面来讲,目前,象山中学的微课项目缺少对于学习内容与知识点的师生互动环节,如果学生在微课视频的学习过程当中产生的疑问,在网络上还缺少及时的反馈与答疑机制,还需要带到课堂上来解决,这也为张秀常下一步推进微课项目提供了实实在在的需求指导。

  张秀常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系统中的四个要素:教师、学生、结构、媒体都在发生着变化。新技术和新设备丰富了授课手段,但还没有从本质上改变教学模式,学生仍然无法进行个性化学习。”作为一个有志于将毕生精力奉献给教育信息化的老师,他希望能与广大教育从业者一起努力推动教育信息化。

  人物简介:

  浙江象山中学信息中心主任,中学高级教师,象山县骨干教师。兼任宁波市中小学电脑制作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信息技术教育学会成员,全国信息技术创新大赛(NOC)第九、十届执行评委。主要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数字化校园建设。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