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对话CIO >

中集青岛冷藏产业基地耿峰:把IT当作信仰

2012-07-06 16:20:52作者:来源:

摘要在耿峰看来,CIO的工作乐趣无穷,“我把IT看作一种信仰,而且我相信,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实施虚拟化,建设私有云,中集青岛冷藏产业基地无疑是IT厂商最喜欢的那种“爱吃螃蟹”的客户,信息化负责人耿峰却乐此不疲,这究竟是为什么?

  耿峰,中集青岛冷藏产业基地(以下简称“中集青岛”)企业管理部经理助理,信息化负责人,2004年加入公司,8年来为企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中集青岛冷藏产业基地主要生产标准冷藏箱、特种冷藏箱、保温特殊温度设备等,是典型的制造型企业。经过十几年发展,成为全球同行业中的领导者,市场份额超过30%,信息化为公司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

中集青岛冷藏产业基地企业管理部经理助理,信息化负责人  耿峰

  愿意吃螃蟹

 

  在外界还在谈论什么是云计算,以及云计算如何落地时,耿峰带领团队从2010年就已经开始建设中集青岛的私有云。

  “我从2009年接触到云计算概念,开始是听厂商忽悠,但经过仔细分析后,我认为云计算很实用,而且私有云技术已经成熟,2010年我们就着手建设企业私有云。”耿峰说。

  经过两年建设,中集青岛的私有云应用已全面普及。按照“统一桌面、统一存储、统一应用”的原则,设计了标准化办公模板,所有员工使用的电脑软件都由IT部门统一配置和管理,如果需要的软件在标准安装中没有,只要员工登录到管理界面,就可以由后台发布给员工使用,如果用后不再需要,可通过云平台收回,不占用软件授权及桌面空间。

  “以前IT人员要往返忙碌在公司各个部门,进行软件安装,用完再卸载,基地整个面积上千亩,耗时费力。”耿峰说,“若把权限下放给员工,则会导致管理成本激增。我认为办公电脑就要用于办公,统一由后台管理后,电脑办公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这样管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员工使用电脑的自由度,不会遇到抵触吗?耿峰认为只要把云计算给大家带来的管理提升讲清楚,自然会得到理解与支持。

  耿峰算了一笔账,以往,员工使用年头久的PC无法运行新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需要升级或更新,必然导致成本增加,但通过虚拟化平台连接到后台服务器上运行各种程序,这些PC的使用寿命可以延长2~3年;另外,新购终端不再采购新PC,而是选择瘦客户机,成本只有购买PC的2/3,能耗则是普通PC的1/10,而使用寿命却达到6~8年。

  更重要的是,建立私有云平台后,员工只要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在任何一个电脑上登录自己的桌面,例如:有白班和夜班的生产调度,可以一台机器两人使用,既节省设备成本又保障正常工作。这笔账一算,自然得到了公司领导层的大力支持。

  搞虚拟化力排众议

  建设私有云并不是耿峰第一次吃螃蟹,早在2007年,业界还很少谈论虚拟化技术时,耿峰就开始了中集青岛的虚拟化建设。“我当时从国外资料中了解到虚拟化技术,同时发现很多进入国内市场的外企已开始部署虚拟化,技术很成熟,当时我还参观了一家外企的数据中心。”耿峰说。

  但让耿峰意外的是,上虚拟化项目的提议遇到了公司内部很多反对的声音,而且是来自信息部门身边的同事,因为大家普遍担心虚拟化技术不安全。耿峰举实际的应用案例来说服大家,“以前数据都集中到磁盘阵列,用物理的服务器,如果有问题,宕机时间最少响应是8~9小时,如果采用虚拟化,一旦虚拟机损坏,马上就可以调出备份,二、三十分钟就可以处理。”通过比较,IT团队统一了对虚拟化技术优越性的认识。

  虽然经过调研,耿峰对操作风险心中有数,但如何能说服公司管理层支持,却有不小的难度。

  耿峰知道管理层最关心什么,他给管理层分析:当时公司用于各种应用的服务器一共30多台,实施虚拟化后,所有应用都可集中到2台服务器上,仅此一项,每年能耗可节省8万多元,采购成本可节省15万~16万元,管理层顺利被说服。

  虚拟化的实施让中集青岛的信息化建设前进了一大步,“从2007年一直到2010年,我们没有再买过新服务器,2台完全够用,而且设备管理复杂度和维护的工作量都大幅降低,事实证明虚拟化技术确实是成熟的由此团队获得集团‘管理创新’奖。”耿峰自豪地说。

  服务器虚拟化的成功部署为中集青岛高效的IT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后来私有云的建设做了良好的铺垫。从硬件上节省下来的费用让耿峰可以完善其他应用,比如条形码应用系统建设等,“以前大部分资金都用来做IT运维管理,现在我们更多地转向了业务创新,这是虚拟化应用给我们带来的最突出的变化。”

  沟通能力很重要

  很多企业中的信息化负责人都称作信息中心主任或者IT经理,耿峰的头衔却是企业管理部经理助理,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从我进公司起,企业管理部和信息部就在一起办公,公司对信息化高度重视,认为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息息相关,这种观念意识给了IT部门施展拳脚的空间。”

  中集青岛的企业管理部承担着公司战略、绩效、ISO、精益制造、项目创新管理等职责,企业管理部和IT部门在一起,共享信息资源。“2004 年我刚进公司时,IT部门还是从属部门,现在已是一个战略性部门,会对公司的各种业务决策进行支持。”耿峰说。

  在耿峰眼中,IT部门有两大职能:管理和服务,一是支撑现有管理体系,通过I T手段让管理真正落地;二是运用先进的IT技术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很多企业推进信息化时会遇到来自业务部门的阻力,但耿峰能轻易解决。“IT部门人员要掌握与各业务部门沟通的技巧,比如上ERP系统,采购物品的属性从以前的15个增加到30几个,采购部的工作量增加了,工作习惯也改变了,会有争议。但我与采购部沟通时,会指出因为属性的增加,后面做库存统计、采购成本分析会更加精细,更有助于做决策,更能够体现采购部工作业绩,由此采购部就会认可信息化建设的作用。”耿峰认为:“有效沟通对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很重要”。

  机会总留给有准备的人

  面对新技术浪潮的风险,多数人选择保守观望,但耿峰认为,“风险和机遇并存,信息技术是个时髦的词汇,每周每月都会有创新,这体现的也是管理创新,作为IT从业者,必须通过敏锐的视角和对业务的了解,找到两者间的契合点,每项技术背后都蕴含着管理的思维,管理提升,企业成本下降,核心竞争力就会提升。这样不断创新不断提升,就会得到老板的认可。”

  平时耿峰从专业报刊、杂志、书籍、网站掌握新资讯,若出现新技术,他会一面学习一面结合实际验证运用。他认为,在企业中IT部门站在整条业务流程层面看问题,但业务部站在点上看问题,CIO的全局观和战略眼光是最独特的,整个企业的数据都会整合汇总到CIO这里,所以优秀的CIO等同于替老板想问题。

  实际工作中,CIO要想在业务部门前面,等业务部门来询问时,要随时准备好拿出几套解决方案来。”在耿峰看来,CIO的工作乐趣无穷,“我把IT看作一种信仰,而且我相信,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CIO工作心得体会

  1.一定不要放弃对新技术的研究和掌握,出现新技术,要尽快地去研究、去掌握。

  2.要学会用管理的语言给老板讲清楚,只要能够提高市场占有率,降低成本,老板肯定愿意支持。有些CIO觉得被边缘化,也该反思自身。

  3.要着眼大局,不能只盯着IT,把视野放开,关注企业中的各项业务,并且精通业务流程,蛋糕就会做大。

  4.一定要把企业的业务理解扎实,要争取找到IT和业务二者的结合点,手中要握着几个可以做的方向,时刻准备着去向CEO、CFO销售。

  5.IT这条路对于我来讲是一个人生的追求,为了你的追求去坚持是很重要的,选择远方就要风雨兼程,坚持是最重要的一层。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